
1950年初,中央军委发出一份“星夜来京”的电报,不到天亮,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司令部司令员谭希林就匆忙赶赴北京,连行囊都没来得及整理。在到达京城后,谭希林才得知,他的新任务是转业到外交部,担任新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特命全权大使。
五月份,朱老总专门找在北京准备出任大使的谭希林聊了一次很真诚、很深入的话题。当说到1931年谭希林在中央苏区受到的不白之冤时,他详细讲述了整个经过和当时的情况,说:“我不想带着处分去国外,希望朱老总能帮我在出国前澄清这个冤案。”这个冤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31年5月,为了清剿宁都附近赖村、红石寨、马鞍山等地的反动“土围子”,中革军委成立了南路军临时指挥部,谭希林被任命为临时指挥部的总指挥,兼任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团的团长。指挥部调动警卫团、炮兵分队和四个地方独立团,展开了针对这些反动据点的攻坚战。红石寨、马鞍山等地的反动“土围子”清除后,主力兵力集中到赖村,准备攻克这个最大的“土围子”。
赖村“土围子”城池挺高又坚实,外围有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沟,壕沟里是一人多深的淤泥,只能靠城门上的吊桥才能进去。里面的反动武装力量挺强,弹药和粮食储备也很充足。那会儿红军还没有攻坚的本事,面对像赖村这样的大“土围子”,只能先把它围住,然后再考虑攻克。
经过一段时间的包围,赖村“土围子”与外界的联系完全中断,里面的粮食、油料、柴草都变得紧缺。曾经被强迫或被骗进来的群众和团丁,纷纷与地主豪绅发生冲突,要求离开“土围子”。考虑到里面反动武装士气低落、不稳人心,上级命令谭希林加紧攻围的力度,争取尽快攻占赖村“土围子”,把这个据点中的“钉子”拔掉。
正当谭希林指挥部队加快攻围时,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也正式打响了。国民党调集了23个师和3个旅,总兵力超过30万人,采用“长驱直入”的战术,试图一开始就击溃红一方面军总部,然后再深入开展“清剿”,彻底清除中央苏区。这个时段,红一方面军主力还分散在闽西、闽赣边和赣南等地区,主要任务是做群众工作,建宁的中革军委以及红一方面军总部只剩下少量兵力。面对国民党军势头凶猛的局势,红一方面军总部下令,要求各地区的红军部队迅速撤收兵力,集中到中央苏区中部。
到7月,“围剿”中央苏区的各路国民党军已经深入苏区70到130公里,攻到了固村、宁都、古龙冈、白石一线。占据宁都的国民党军还在向赖村前进,想把包围赖村“土围子”的红军部队搞垮,然后掌控梅江一带,阻止红一方面军主力往中央苏区中部集中。局势逐渐变得不妙,谭希林手下的部队陷入了左右为难、背后受敌的尴尬境地。
谭希林率领的部队在攻打赖村“土围子”的战斗中,异常激烈,几次试图攻占都没有成功。因为缺乏足够的攻城工具,加上敌人防守严密,情况变得越发困难。这时,上级又急着命令他展开猛烈进攻,务必尽快攻占赖村“土围子”,同时还安排一部分兵力在青塘附近布防,目的就是阻挡宁都的国民党军前进,并协助红一方面军主力顺利撤退。谭希林一边指挥青塘方向的部队拼命稳住阵脚,拖延敌人的攻势,一边亲自带领部队对赖村“土围子”发起猛攻。结果,士兵们在战斗中消耗了上百发炮弹,伤亡也不小,可惜还是没能攻下来赖村“土围子”。
谭希林接到命令,带着部队撤出了战斗。没多久,他就被政治保卫局以弹药浪费太多、指挥不力为由,免职接受审查。这个时节,中央苏区的“肃反”运动越发激烈,大家都在追查“AB团”,整个局势让人心惶惶,彼此之间都不太相信。在这样的政治氛围里,谭希林也被误疑为“AB团”成员,党籍被开除,还被关进了监狱。在连续3个多月的审讯过程中,谭希林遭受了14次严刑拷打,伤得奄奄一息,腿部也留下了终身残疾。在这些酷刑折磨面前,他始终坚守着信仰,不断喊着:我确实有过错,但我不是反革命。
一天,谭希林被带到山上的一片树丛中,政治保卫局的一个领导对他说,你要是承认自己是“AB团”,马上就能放你走。谭希林认真地回了一句:你们可以把我打死,但不能让我违心地说自己是“AB团”,是反革命分子。没办法,他只得又被带回了牢房。后来听说,要是当时他违心招认自己是“AB团”,就会立即被处死掉。
得到王明那套错误路线排挤的消息后,毛主席立刻跑到监狱里去看望谭希林,还提醒办案的人别再打了,更别杀头。毛主席说:“脑袋可不是韭菜,割了就长不出来,路线斗争不能杀人,要留着嘴巴,这样以后还能有人讲话。”
因为没能从谭希林嘴里弄到口供,也没有找到他反党反革命的铁证,在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出面干预后,谭希林被以违反军事纪律的罪名判了一年徒刑,先是在劳改队干苦力,然后送到红军特科学院当教员,继续接受考验。
那时候,红军特科学院的教员中,有不少是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政治上不太被信任。谭希林被判刑后到红军学校当教员,刚到的时候,各方面都对他存有偏见,态度差不多是对待“被解除武装的敌人”。谭希林一直坚信:“真金不怕火炼,不管别人怎么看我,我把全部血汗献给革命,这是我早就决定的志向,也是我应尽的责任,绝不被压力左右。”
谭希林默默地埋头干活儿,他那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认真的作风,没多久就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学员们的认可,也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偏见。特别是一听说他曾担任过红军的军长、师长之类的高级职务,这就让大家更佩服、更尊敬他。学员们遇到他,总会主动打招呼,敬个礼,还会关心一句:“谭教员您好!”只要他上课,教室里的秩序总是特别好,大家都听得特别专心。
谭希林在红军特科学校干了三年多,起初做军事教员,后来还当过学兵连连长、营长、副团长、主任教员啥的。他为红军培养输送了不少优 秀的军事人才,功不可没。
此后,谭希林担任了红军干部团特科营工兵主任,抗日红军大学地方干部营营长,抗日军政大学队长,以及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他还曾任新四军支队参谋长、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旅长兼政治委员、师长,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军长、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期间,他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大桥、古城集反“桂顽”会战、津浦铁路沿线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朝阳集、孟良崮等重要战役。1949年2月,他担任第三十二军军长,并于6月2日带领部队解放青岛,还兼任青岛警备司令部司令。
谈话结束后,朱老总即刻提笔给中共中央政治局主要领导写信,要求给谭希林彻底平反,恢复名誉。朱老总在信上明确写道:
谭希林打赖村土围子,不是他的责任,而是上头下命令的失误。那会儿没有攻坚的条件,打得不好也不该追究责任,还涉及到当时肃反工作中的错误,更让他受了委屈,判了一年徒刑,开除了党籍,这些都属于当时具体办事人的错误。谭希林同志受到这样的冤屈,晚些出国前应该澄清事实,恢复那些被中断的几年党籍,这样才算是真实情况。
之后,周总理在信上批示:“请朱迅速约谭和安子文一块儿谈谈。”
毛主席在信中强调:“要按照朱周的建议处理,对谭希林同志以前那些怀疑和处分,全部给他平反,赶紧做个结论,让他安心。”
8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作出《关于取消谭希林同志一九三一年所受处分问题的决定》:
(一)那会儿红军条件还不成熟,上级指挥机构让谭希林同志去攻坚,明显不合适哈。虽说他没完成任务,但责任该由上头担的。那时候,组织还怀疑谭希林有政治问题,结果把他开除党籍,还用逼供的办法审讯,最后判了他一年半的徒刑,完全不对劲哈。(二)谭希林同志这二十多年来,为党和人民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历史和政治上都是清白忠诚的,没有任何怀疑的理由。所以,决定取消他一九三一年被判一年半徒刑、因为政治问题被怀疑,以及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五年被开除党籍的处分,还他清白,予以平反。
1950年10月,谭希林被平反后,作为新中国首批派出的外交代表,踏上了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的旅程,成为新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的第一任大使。
股票加杠杆软件,专业股票配资开户,股票配资程序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